洪水
1
洪水來臨時,要迅速到附近的山坡、高地、屋頂、樓房高層、大樹上等高的地方暫避。
2
要設法盡快發(fā)出求救信號和信息,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,積極尋求救援。
3
落水時要尋找并抓住漂浮物,如門板、桌椅、木床、大塊的泡沫塑料等。4
汽車進入水淹地區(qū)時,要注意水位不能超過駕駛室,要迎著洪水駛向高地,不能讓洪水從側面沖擊車體。
5
不要驚慌失措、大喊大叫;不要接近或攀爬電線桿、高壓線鐵塔;不要爬到泥坯房房頂上。
地震
1
地震發(fā)生后,在室內,要選擇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躲避,可躲到內墻角或管道多、整體性好的衛(wèi)生間、儲藏室和廚房等處。不要躲到外墻窗下、電梯間,更不要跳樓。
2
在公共場館里,應迅速就近“蹲下、掩護、抓牢”或就近躲在柱子、大型物品旁;身處門口時可迅速跑出門外至空曠場地;在樓上時,要找準機會逐步向底層轉移。
3
在室外,要盡量遠離狹窄街道、高大建筑、高煙囪、變壓器、玻璃幕墻建筑、高架橋以及存有危險品、易燃品的場所。
4
在行駛的汽車、電車或火車內,乘客應抓牢扶手避免摔倒,降低重心,躲在座位附近,不要跳車,地震過后再下車。
5
用濕毛巾、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、鼻和頭部,防止灰塵嗆悶發(fā)生窒息。
6
尋找和開辟通道,朝著有光亮、寬敞的地方移動;不要乘電梯逃生。
7
一時無法脫險,要節(jié)省氣力,靜臥保持體力;不要盲目大聲呼救;多活動手、腳,清除臉上的灰土和壓在身上的物件。
8
無論在何處躲避,如有可能應盡量用棉被、枕頭、書包或其他軟物體保護好頭部。
海嘯
1
地震是海嘯發(fā)生的最早信號,從地震到海嘯的發(fā)生有一個時間差,要利用時間差進行避險和逃生。
2
如發(fā)現(xiàn)潮汐突然反常漲落,海平面顯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襲來,都應快速撤離。
?。?/span>
海嘯發(fā)生前海水異常退去時往往會把魚蝦等許多海洋生物留在淺灘,場面蔚為大觀,但此時千萬不要去撿魚蝦或看熱鬧,應迅速離開海岸,向陸地高處轉移。
?。?/span>
海嘯發(fā)生不幸落水時:
1要盡量抓住大的漂浮物,注意避免與其他硬物碰撞。
2在水中不要舉手,也不要亂掙扎,應盡量減少動作,能浮在水面隨波漂流即可。
3海水溫度偏低,不要脫衣服。
4盡量不要游泳,以防體內熱量過快散失。
5不要喝海水,海水不能解渴,反而會讓人出現(xiàn)幻覺,導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。
6要盡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攏,以擴大目標,讓救援人員發(fā)現(xiàn)。
泥石流、山體滑坡
1
發(fā)現(xiàn)有泥石流、山體滑坡,要迅速向兩邊穩(wěn)定區(qū)逃離,不要沿著山體向上方或下方奔跑。
2
不要躲在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面。
3
不要停留在低洼處,也不要攀爬到樹上躲避。
4
一定要設法從房屋里跑至開闊地帶。
5
應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,不要在山谷和山溝底部扎營。
臺風
1
盡快轉移到堅固的建筑物或底層躲避風雨。
2
避免外出,必須外出時應穿較為鮮艷的衣服,并在隨時能抓住固定物的地方行走。
3
在外行走,要盡量彎腰將身體縮成團,扣好衣扣,必要時應爬行前進。
4
不要在受臺風影響的海灘游泳或駕船。
龍卷風
1
在室內:
1要遠離門、窗和房屋的外圍墻壁,躲到與龍卷風前進方向相反的墻壁或小房間內抱頭蹲下,盡量避免使用電話。
2將床墊或毯子罩在身上以免被砸傷。
3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是最安全的躲藏地點。
2
在室外:
1不要待在露天樓頂,就近進入混凝土建筑底層。
2遠離大樹、電線桿或簡易房屋等。
3朝與龍卷風前進路線垂直的方向快跑。
4來不及逃離的,要迅速找到低洼地趴下。
5不要開車躲避,也不要在汽車中躲避。
雷電
1
不要在曠野中、孤獨的小屋中、孤立的大樹下、電線桿旁、高坡上避雷雨。
2
不要赤腳站在水泥地上,不要洗澡或淋浴,不要打固定電話,不要使用帶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或電視機
3
要遠離鐵軌、長金屬欄桿和其他龐大的金屬設施,避免站在山頂、制高點等場所。
4
多人一起在野外時,彼此隔開一定距離,不要擠在一起。
5
膠底鞋或橡膠輪胎不能抵御閃電。
沙塵暴
1
出門戴口罩、紗巾等。
2
多喝水,吃清淡食物。
3
不要購買露天食品。
4
騎車、開車要減速慢行,遠離樹木和廣告牌。
5
老人、兒童及患有呼吸道過敏性疾病的人不要出門。
暴雨
1
在積水中行走時,要注意觀察,盡可能貼近建筑物。
2
在山區(qū),當上游來水突然混濁、水位上漲較快時,要注意防范山洪、泥石流。
3
室外積水漫入室內時,應立即切斷電源。
4
下暴雨時不要自駕游。
濃霧
1
不要進行戶外活動,必須外出時,要戴上口罩;盡量減少在霧中的時間。
2
患有高血壓、冠心病和呼吸系統(tǒng)等疾病者最好不要外出。
3
霧中駕車時,應打開防霧燈,與前車保持足夠的制動距離,保持慢速行駛。
大雪
1
減少外出活動,及時調整出行計劃。
2
不要待在不結實、不安全的建筑物內。
3
行走時最好穿軟底或防滑鞋,尤其是要做好凍傷、雪盲等的防護。
高溫
1
多喝水,少吃多餐,適當多吃苦味和酸性食物。
2
避免劇烈運動,用涼水沖手腕、溫水沖澡。
3
日間需小睡。
4
注意防曬;攜帶遮陽傘。
關注【深圳科普】微信公眾號,在對話框:
回復【最新活動】,了解近期科普活動
回復【科普行】,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
回復【研學營】,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
回復【科普課堂】,了解最新科普課堂
回復【科普書籍】,了解最新科普書籍
回復【團體定制】,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
回復【科普基地】,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
回復【觀鳥知識】,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
回復【深圳科普月】,了解更多科普月活動詳情